《琥珀》学历案
设计者:王梅吉
【主题与课时】
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《琥珀》第一课时
【学习目标】
1、通过自学和合作交流,会认“琥、珀”等8个生字;会写“蜘、蛛”等4个生字;能正确读写“琥珀、澎湃”等词语。
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从整体上把握全文,理清条理,写出课文提纲。
【评价任务】
1.完成课堂活动二。(Po1——指向目标1)
2.完成课堂活动三。(Po2——指向目标2)
【学习过程】
课前活动(预习):
结合“小资料”以及自己查找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琥珀的形成、琥珀的由来以及琥珀的品种等信息。
课堂活动一:
了解琥珀:
1、结合“小资料”在小组内交流关于琥珀的资料
2、全班进行交流。
课堂活动二:
1、小组内交流生词及摘录笔记,互相提醒:需要注意的字音、字形及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。
2、组长听写生字词,组内互查,及时纠错。
3、组内轮读课文。
课堂活动三:
1.默读课文,自写本文的提纲笔记。
2、组内交流,达成共识。
3、全班汇报交流。
【检测与作业】
1、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。
约摸——( ) 推测——( ) 澎湃——( )
2、“琥珀”是怎么形成的?用自己的语言归纳。
【主题与课时】
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《琥珀》第二课时
【学习目标】
1、通过对文章提纲的梳理,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语言特点。
【评价任务】
1.完成课堂活动一检测目标1。
2.完成课堂活动二。检测目标1。
3.完成课堂活动三。检测目标1。
【学习过程】
课堂活动一:
碰撞生问:通过上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问题?(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)
1、全班进行问题梳理,梳理出关键的大家共同认为的主要问题。
2、回忆课文内容,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?
课堂活动二:
碰撞聚焦:琥珀是怎么形成的?请你写下来。
课堂活动三:
碰撞共鸣:
1、交流琥珀的形成,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。
2、思考: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?这样好在哪里?
【检测与作业】
根据课文内容填表
科学家的想象
|
想象的依据
|
形成松脂球的过程
|
1发生在夏天
|
|
2
|
|
3
|
|
4
|
|
形成琥珀的过程
|
|
|
|
|
|
|
【学后反思】
1.学完本课,我最大的收获是: 。
2.我已经解决的问题是: 。